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舟

李益 李益〔唐代〕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花飞入正前行的小船,舟中人俯卧身子采摘菱花,任凭小舟随碧波流转。
听闻整条扬子江边都有好风景,我(却无心欣赏,)只盼天晴时能登上高楼远眺我的故乡。

注释
引:采摘。
信:任凭。
信碧流:听任船只在江流中行驶。
扬子:扬子江,即今扬州至镇江间之江流,古称扬子江。
望乡楼:泛指可以望远的高楼。

参考资料:完善

1、 333诗词古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行舟》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前两句写景,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后两句则较为直白地显露出思乡之感,诗人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最后点出他是为登楼望乡而来。这首诗以悠闲之笔带出一段淡淡的乡愁,耐人寻味、极富情韵。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76篇诗文  8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曲池荷

卢照邻 卢照邻〔唐代〕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庐山瀑布二首

李白 李白〔唐代〕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